6月15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主辦、北京醫師協會協辦、以嶺關愛醫師健康專項基金承辦的“醫患溝通與壓力管理培訓與演練會議”在北京舉行。來自北京市近100家醫療單位的120余名醫務人員參與了本次針對醫生群體自身健康的講座。

北京市近100家醫院的120余名醫務工作者參加了培訓
據中國醫師協會開展的“中國醫師健康狀況調研”發現,三級醫院的醫師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時,二級醫院的醫師平均每周工作51.13小時,1/4的醫生患有心血管疾病,近一半醫生患有高血壓,40歲以上醫生的患病幾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只有20%的醫生認為自身狀況良好,30%的醫生表示常常感到抑郁,將近80%的醫生認為自身健康已經對工作生活造成影響。在另一組調研中發現,62%的醫生發生過不同程度的醫療糾紛,66%的醫生經歷過不同程度的暴力傷醫事件(包括語言暴力、身體傷害),在如何減少醫患糾紛中,38%的受訪醫生認為需要提高自身溝通能力。基于此,中國醫師協會以嶺關愛醫師健康專項基金特邀請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潘垚天教授、丁黔博士,通過“培訓+案例+演練”的形式,為與會醫師開展醫患溝通與壓力管理培訓與演練培訓。

郭積勇會長在會議中致辭
會議由北京醫師協會秘書長郭建平主持,北京醫師協會會長郭積勇參會并致辭。郭積勇會長指出,醫生的神圣職責是救死扶傷,其健康關乎更多患者的健康。中國醫師協會設立以嶺關愛醫師健康專項基金,就是希望通過開展各種活動為臨床一線醫師送知識、送感情、送關懷,緩解醫師的工作壓力,增進廣大醫師的身心健康。此次培訓根據“中國醫師健康及執業狀況調查”中發現的問題,設計了有針對性的培訓模式及培訓內容,以達到改善醫務人員溝通技巧、緩解沖突與壓力管理方式、增強沖突與壓力管理能力、提高工作績效,提升身心健康等目的。

張威經理在會上致辭
以嶺藥業營銷中心北京大區經理張威致辭時表示,以嶺藥業始終堅持“繼承創新,造福人類”的企業宗旨,勇擔社會責任,舉企業之力推動我國民族醫藥事業發展,傾心公益事業已經融入到了企業長遠發展戰略之中,并成為企業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參與設立“以嶺關愛醫師健康專項基金”,就是為促進廣大醫務人員身心健康做一些事情,使醫務工作者能夠以更加良好的身心狀態服務廣大患者。未來,以嶺藥業將竭盡所能,緊密配合醫師協會把“關愛醫師健康基金”這項工作、這項事業做好,把關愛醫師健康落實到每名工作人員心中,竭盡全力為醫師健康服務。

潘垚天教授為與會醫師做關于“ 工作壓力與壓力管理”的培訓
活動現場,與會的醫務人員集體學習了和諧醫患溝通的技能,掌握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溝通方法,并通過建立讓患者、家屬、醫生三方都滿意的和諧醫患關系的現場演練,讓大家提高了職業素養,增強了人文醫學執業技能,規范了醫師職業道德,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通過兩位專家的講授,使參會的醫務人員從全新的角度深刻領會了醫學人文的內涵,提高了其有效溝通、科學診療的服務意識與能力。同時,在呼吁廣大醫務工作者學會珍惜自身健康、愛惜生命,以及維護自身健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會醫師與領導專家合影
培訓后,與會醫師代表接受采訪時紛紛表示,收獲非常大,很喜歡這種培訓形式。首都師范大學校醫院副院長王智玉感言:“潘教授講解的角色認同方面我收獲最大,在醫院的工作中我們擔負著各種不同的角色,像我既是醫生,又是領導,還負責公共衛生的事務。通過學習讓我認識到當我們沒法同時滿足所有角色要求我們承擔的責任時,要把責任分清主次,先處理最主要的責任,那就是為患者服務,然后隨著能力的不斷提高,把所有責任都越來越好地完成。另一方面,潘教授講到人的能力不同,要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認知,自我認知提高以后,對壓力的處理就會有幫助。”

培訓結束后,首都師范大學校醫院副院長王智玉表示收獲非常大
中國醫師協會以嶺關愛醫師健康專項基金自2013年12月成立以來,先后投入6000萬元,立足“全社會都要關愛醫師健康”的目標,本著“健康醫師,健康社會,健康中國”的宗旨,每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關愛醫師健康的“送知識、送感情、送關懷”活動。該基金六年里在全國組織了形式多樣的近6000場活動,覆蓋了幾十萬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