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以來,造就了一批新時代的弄潮兒,在房地產行業,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脫穎而出。藍光集團董事局主席楊鏗帶領藍光集團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激流勇進,不斷擴大企業發展規模,形成多元化產業協同發展的大好局面,成為民營企業的佼佼者。
2018年12月7日,藍光集團董事局主席楊鏗受邀參加四川民營企業慶祝改革開放 40 周年盛會,并現場分享了他對于改革開放的認識和創業感悟。他說" 我們這些在場的人,都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貢獻者、見證者、受益者。"

楊鏗說,過去 40 年中國人進行了千千萬萬的改革嘗試,有八條改革措施是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包括包產到戶、發展鄉鎮企業、私營個體經濟和民營企業的發展、中國加入 WTO、資本市場的建立、金融市場的改革以及汽車產業的市場化,房地產的市場化和文化產業的市場化。
雖然房地產行業進入發展新常態,但卻給更多中型房企提供了發展空間。在楊鏗看來,資本市場建、金融市場化改革,成就了一大批優秀的上市公司,為中國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積累了資本實力和經驗;汽車產業的市場化,對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基礎行業全面提升,進而拉動整個中國制造業的水平;而文化產業的市場化,則是激發了整個社會的活力,對于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至關重要。
未來應該如何發展?楊鏗認為必須要堅持產業轉型和升級。
在楊鏗看來,單一的產品思維已無出路,企業不能再局限于傳統的發展方式,而是要運用新經濟邏輯對傳統產業進行賦能升級。這個 " 新 " 包括新資本、新技術、新的產品以及新商業模式等。" 產品力決定市場競爭力,創新產品才是生存之道。人工智能是趨勢,如果你不擁抱就會被淘汰。" 楊鏗說。
另外,楊鏗認為企業要敢于轉型、探索新的藍海。楊鏗提到,目前藍光也在積極發力 3D 生物打印產業,建立起了 3D 血管打印工程轉化平臺,并已申請到上百項專利,未來還將進行全球布局。
房地產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將會有多大確實無法估量,房地產企業要堅持不斷的創新進取,才會贏得更好的發展前景。楊鏗認為,企業發展任重道遠,需要以新思維發展傳統產業,才能把握住未來的發展脈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