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由天天基金及東方財富證券舉辦、中融基金參與協辦的“穿越牛熊 持指以恒”指數投資論壇在北京舉行。中融基金指數投資執行總經理趙菲先生在論壇上發表了《ETF賽道選擇和創新》的主題演講,趙菲認為,由于具備被動投資低成本、規則化、透明度高的優點,同時可以在具備風險溢價特征的因子上進行暴露以期獲取超額收益,創新類的Smart Beta產品近期非常火熱。隨著國內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對于Smart Beta的認知和運用逐步深入,這類產品在我國有望迎來爆發式的增長。在資產類型方面,將來會提供更加多樣化的ETF產品來豐富市場,為投資者提供多種多樣的資產配置工具。
從ETF種類來看,趙菲指出,全球市場涵蓋了眾多的資產類型,從國外經驗來看,ETF分布以股票為主,債券和商品發展比較均衡。而國內資產在ETF上的分布過多集中在股票,債券、跨境和商品類型的資產類別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債券ETF,由于流動性更好,交易更加便捷,對于個人投資者其實具有更大的優勢。
去年以來,國內ETF資金流入的趨勢明顯,公司層面寬基ETF頭部效應突出,管理集中度非常高,標的層面以滬深300和中證500寬基為例,單一標的頭部效應也非常明顯,競爭非常激烈。對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傳統寬基ETF是否還有發展空間?趙菲認為,未來隨著A股機構化、國際化程度加深,外資、險資、養老、銀行理財等重要的增量入市或將使得寬基ETF持續受益。“外資持股比例近幾年快速增長,我們相信未來有望加速流入A股。”
趙菲表示,寬基ETF在未來會持續受益。“中融基金申報的中融中證500ETF也已經獲批,未來在行業ETF方面也會有所布局。”他補充道。
對于近期非常火熱的創新型SmartBeta產品,趙菲認為,這其實是被動投資與主動投資相互之間的擴展和延伸。SmartBeta具備被動投資低成本和系統化優點,非常透明,以通過在因子上進行主動暴露獲取超額收益為投資目標。他比較了單因子和多因子兩種策略的特點:單因子工具屬性強,受風格周期波動影響大,多因子則通過多個因子進行有效配置,可有效分散風險,配置屬性強。以美國市場為例,單因子ETF起步比較早,占據了SmartBeta主要份額,價值、成長和紅利因子產品規模最大。而多因子ETF的規模和數量近兩年出現了比較大的增長,此外像ESG新概念指數也表現出巨大的潛力。投資者對于單因子的投資擇時能力不夠強,而多因子策略則有利于獲取更加穩定的超額收益。此外,對于中小型基金公司來說,SmartBeta有很多策略可進行實施,可以作為重點布局和趕超的方向,提供更多差異化發展的路徑。
作為基本面多因子SmartBeta的代表,中融央視50 ETF跟蹤的央視財經50指數良好的超額收益表現來自于多元化的選股和科學的加權方式。趙菲介紹說,傳統的寬基指數加權方式,使得單一股票、單一維度占比受市值影響較大,央視財經50指數采用維度間等權,維度內設權重上線,把市值過大的股票權重進行限制,這樣的限制有效提升了風險收益比。此外,指數在行業分布上更加均衡,總體來說,央視財經50指數選擇了基本面更加突出,且具備ESG長遠發展規劃的上市公司。
如何看待ETF的超額收益?趙菲認為,收益增厚的程度和ETF的產品屬性有關,對于本身是兩融標的及衍生品標的指數ETF,主要投資目的應該是追蹤指數,減少跟蹤誤差。通過一定增強手段覆蓋管理費和交易成本即可,重點應該是提升跟蹤效果。因為專業投資者會使用這樣的ETF產品構建多空及套利策略,對這類ETF的要求就應該是盡可能更加精準地跟蹤指數。而對于其他類型的比如SmartBeta這類以獲取超額收益為目標的ETF,則可以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通過轉融通、打新等方式盡可能提升產品的收益,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成功投資需要時間,需要遵守紀律和保持耐心。而通過被動化工具進行投資則可以解放人性,遵守紀律性的投資會給投資者帶來生活和財富上的自由。”趙菲這樣總結ETF的意義。
風險提示:本材料中的內容和結論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基金過往業績并不預示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并不構成新基金業績的保證,基金管理人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有風險,投資者認購(或申購)基金時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說明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