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作為廣州一百零八度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108度基金會)理事長,葉峰博士是一位資深的EMBA/MBA課程教授,常年在公益路上四處奔波,并積極躋身參與商業實踐,是一位身兼多職不折不扣的專家學者。99公益日將近,記者就相關話題對話葉峰博士。
一、 葉博士你好,您能先簡要的介紹一下108度公益基金會究竟是一家什么樣的基金會嗎?
108度公益基金會到今年的99公益日,剛好三周年,也就是說99公益日就是我們的生日,忽然覺得我們是一家充滿使命感的基金會。過去三年來,我們一直秉承教育公益的定位,或者說堅持以教育公益為核心的運營導向。過去三年來,我們累計公益支出近500萬元,服務了近15萬名中學生,幫助了若干學生建立了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并精準資助了近300名品學兼優的學生考取了雙一流大學。過去三年來,我們一直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始終不忘初心,以公益的方式服務社會,支持中國教育事業。
二、 都知道您身兼數職,我想知道您是如何平衡生活與工作,如何平衡公益與商業?
我經常跟身邊的朋友和學生講,我的人生分為三個三分之一,即公益、商業、教書。我越來越覺得三者相得益彰,相互補充和支持,我享受這樣一個過程,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在做公益的時候,我經常會去思考如何通過商業為公益輸血,在做商業的時候,我經常會想方設法為公益截留一部分收益,而在課堂上教書時,我經常會去反思商業和公益的點點滴滴,我深刻的明白知行合一對每一個人來講都是一輩子的挑戰。
其實我更傾向于說自己是一個公益人,因為公益人是我的人生目標,做商業,包括教書其實都是做實現公益目標的一個手段,可能跟我哲學的思考習慣有關,我一直認為人活著只能為一件大事而來,一旦找到,所有的事都是這一件事,所有的事都是為這一件事服務。我也知道想成為一名公益人或者經營好一家慈善組織,是非常不易的,其難度遠超商業。鑒于這樣的邏輯,于我而言,就不存在生活與工作、公益與商業無法平衡的問題。
三、 想請您談談108度公益基金會的使命、遠景和價值觀以及具體的發展規劃
我們希望108度基金會的存在能夠幫助中國更多的中學生建立慧性思維,這就是我們的使命。遠景其實就是使命基礎上更具體的目標,我們希望108度基金會能夠在長遠的未來成為一家具有權威性的教育智庫類基金會,在宏觀層面去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至于價值觀,108度基金會堅信人是第一價值來源,所以我們牢記習近平主席講話精神,堅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108度基金會的發展規劃目前我們分為8年三個發展階段實施,第一個階段1-3年,公益實踐、探索總結經驗;第二個階段3-5年,夯實定位,品牌導向,規模化發展;第三個階段5-8年,人才戰略,影響力導向,智庫型基金會。貫穿我們整個發展過程的有兩個關鍵要素,一是不忘初心的價值觀,二是商業和公益的全面整合創新。我們一直認為沒有有效的商業力量,任何慈善組織的發展都會受到限制。108度基金會從創業伊始就開始和戰略發展同步規劃收益來源,首先我們通過自己建立商業服務體系來保證短期生存;二是建立固定的企業家募捐通道來確保中期平穩發展;最后是通過股權投資的收益來建立長期價值優勢。后續有機會,這一塊我會再跟您做詳細介紹。
四、 您是公司治理領域的專家,之前在公開場合多次談到慈善組織建立治理體系的重要性,那么能不能談一談108度基金會是如何治理的?
非常好的問題,我可能沒時間跟你說108基金會在治理層面具體的方式方法,但就此話題,我可以談三點;
1、 我在上海交大EMBA講課的時候,經常會跟學生說公司治理是企業的頂層架構也是底層架構,決定一個組織的成長速度和最終戰略目標的達成效率。在公司治理體系里,所有權層、決策層、運營層的分離分立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個企業的成長都會走這個過程,我們簡稱必經之路。最重要的是我們每一層的人都要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干的是什么,而就這一目標的達成就絕非易事。我們說的所有權層就是所謂的股東大會、決策層董事會,運營層具體運營和執行。對于基金會而言,所有權層就好比是捐贈人,決策層就是理事會,運營層等同秘書處;所以說啊,從邏輯上來看,慈善組織和商業組織的治理思路是一致的,沒有本質的區別。想要治理體系完整,首先要解決上述問題,深入理解治理精神和具體職能非常重要。
2、 必須全員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全員深入學習慈善法,全員深入了解地方社會組織法律法規,用合規、合法從內到外武裝自己,做到業務合規、法務合規、財務合規。
3、 多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參與到治理當中來,建立強大有力的理事會,多開理事會,多發動大家的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
“108度基金會還會結合中國國情及社會現狀去做一些嘗試,比如說講好中國故事,探索具有普適性的道統,賦予中國傳統文化新的解釋;對基金會的未來發展最重要的是進一步加強思想的引領力,這對中國文化的建設擁有重大意義,這也是108度基金會持續穩定發展的保證”。葉峰博士最后對記者說。









